週二, 22 十一月 2016 15:49

文化景觀鶯歌石竟憑空消失,蘇有仁:三鶯鄉親跟遊客「藍瘦,香菇」

鶯歌是以鶯歌石而著稱的,早期搭乘火車南下的旅客,在鐵道旁看到處立在山壁上的鶯歌石,就知到鶯歌車站快要到了;今日由於高樓阻擋、市府又未能規劃出明確指標及入口意象,許多遊客、鄉親卻不知道鶯歌石位在何方,怎會不讓人「藍瘦,香菇」?

ˊ70年代左右的從鶯歌火車站方向看到的鶯歌石。

從這張珍貴的照片裡,不僅可以看到鶯歌石,還可以看到將煤炭運上煤斗車的輸送帶

獨一無二的鶯歌石,也被文化部列為文化資產中的「文化景觀」



 最近有不少網友在社群網站談論鶯歌石,不少鶯歌鄉親發現,早期從鶯歌各地遠眺都可以看到的鶯歌石,如今不僅前方被高樓阻擋,整個鶯歌石也因周邊樹木雜草叢生,遮蓋住了鶯歌石的面貌。

 由於看不到鶯歌石究竟位在何方,部分網友甚至說:「自己的鶯歌石,我們鶯歌人自己來修,我們大家約個時間上去,修剪鶯歌石的雜草樹枝好嗎?」、「鶯歌石可以善加規劃為國家地質公園,作為戶外教學場地,也可以發展觀光,只待更完善的規劃和解說設施」等等。

 有仁清楚記得,小時候對鶯歌最深刻的印象,除了那些經常冒著黑煙的煙囪之外,半山腰上的鶯歌石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當時從鶯歌各角落可以眺望美麗雄偉的鶯歌石,是很清楚的鶯歌地標。

有仁就任鎮長會勘東鶯里平交道改善工程時,半山腰上的鶯歌石仍清晰可見

在2006年前方蓋起大樓後,鶯歌石才被台北縣政府呈報文建會列為文化景觀

 今日煙囪幾已被拆除殆盡,窯場、煙囪及黑煙漫天的人文地景已不復見;半山腰上的鶯歌石,則因為主管機關的失職,竟然無視鶯歌石天際線問題核准興建大樓,阻擋了鶯歌最重要的自然地景。

 部分鄉親認為,這棟大樓是在有仁擔任鎮長任內所興建,有仁對鶯歌石遭到建物遮掩責無旁貸。但實際上,整個建案的建照、使用執照核申請、核發,權責全部都在縣市政府,區區一個鎮長、一個鎮公所,怎麼可能知道建商申請建案過程,甚至因此違背上級行政單位命令、否決縣市政府核發的建照、使用執照?

 更何況,2006年間台北縣政府認為「一、鶯歌石來自民間傳說,並為鶯歌地名的由來,具有歷史、民俗掌故、地方傳說以及地理景觀等多元元價值。2.地理環境完整,尚未有大量人工開發,具自然地景完整特色。」以「北府文資字第0950007368號」向當時的文建會(現文化部)報請登錄鶯歌石為「神話傳說之場所」的文化景觀。

 照理說,既然縣府都將鶯歌石立案登記為文化景觀,周邊景觀就不應受到破壞,但縣府卻在申請登錄文化景觀之前,准許建商興建大樓計畫,而文化局卻從頭到尾都默不作聲,甚至還在高樓蓋起之後,以二億餘元代價徵收了鶯歌石週邊土地。

前方興建大樓讓鄉親及遊客都看不到鶯歌石,鶯歌石與地方的親密關係也被斬斷

群山環繞的鶯歌,有誰還能清楚看到鶯歌石的所在?
 

 徵收之後,遊客只能從火車站前後幾個點的縫隙中,窺探到鶯歌石的容顏,那市府徵收的目的到底在哪裡?既然花了那麼多錢徵收土地了,應該要有周詳的整體規劃設計圖,但很可惜的是,迄今鶯歌石週邊還看不出一套完整規劃,顯現市府團隊的橫向溝通不足,各自為政。

 今年新北市政府花了800萬元施作步道,但這筆錢花下去卻連個入口意象也沒有,停車空間也不見了,導引標誌等設施更是不清楚,遊客都不知鶯歌石究竟在哪?經過有仁的努力協調,觀光、文化局等局處才在辦理鶯歌石的入口意象發包作業。

 鶯歌石從有到無的過程,突顯過去都市計劃不夠周延,徵收土地目的不明,加上後來的規劃設計不用心所致。既然鶯歌石周邊土地已經被市府畫設為文化景觀區,就是要用心恢復鶯歌石的榮景,理應好好規劃後續的整體設計。

閱讀 : 9124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