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8 三月 2016 15:14

鶯歌鎮志:【卷二 住民篇】第二章 移民拓墾與姓氏分佈

第二章  移民拓墾與姓氏分佈

 

第一節  移民拓墾與祖籍來源

 

壹、移民拓墾

 清領時期,臺北地區之開拓較具規模者,始於康熙48年(1709)泉州人陳賴章向官方取得墾照,招佃入墾上淡水大加蠟保地方,開墾的範圍逐漸擴及海山保至鶯歌一帶。在臺北盆地大規模開發之前,最早移墾鶯歌鎮境內者,相傳為康熙23年粵籍移民至阿南坑一帶開墾植茶,以及康熙24年福建泉州人陳瑜從臺灣南部招佃至南靖莊一帶進行拓墾活動。其後因閩粵械鬥,粵籍移民相率離去,福建安溪人許丁復進入茶山一帶進行開墾。

 本鎮附近之拓墾較具規模者,肇始於康熙52年鄭珍、王謨、賴科、朱焜侯4家合資,以陳和議為墾號,將墾地均分為4股,各自開墾淡水保內之海山莊、北投莊、坑仔口莊等地。雍正2年(1724),先是鄧旋其收購王謨、朱焜侯2家股份後,因田地缺乏用水,又無力開圳灌溉,致使收穫銳減,田賦滯納,遂將其在海山莊的部分股份賣渡給胡詔,由胡詔出資開鑿埤圳,拓墾鶯歌、樹林一帶的土地,為本鎮大規模開發之始。雍正11年,龜崙嶺山路開通之後,陳和議墾號在海山一帶的拓墾活動,日漸興盛。

 陳和議原為一合股經營的墾號,胡詔雖持有海山莊一帶之股份,但其在海山莊土地拓墾之事業經營上,除將全莊田園所生利息之一部分,撥歸管理人運用,充當管理費用及田賦支出,其餘收益則依合約分為4股,分配給鄭、賴、鄧、胡4家。乾隆8年(1743),原股東賴科死後,其子賴維將賴家所佔股份之北投莊劃歸自己管理,脫離合股經營,陳和議墾號遂告解體。此後,胡詔成為海山莊一帶之主要開墾者。

 胡詔獨立開墾海山莊,最初將開墾收益分為7股。乾隆16年,胡詔之子胡思睿、胡思湧兄弟,將海山莊業地7股中之3.5股,以價銀3千5百兩賣給張方大、吳洛、馬詔文等人,另將1.5股典貸給隆恩,僅保存2股為胡家擁有。自胡家承購海山莊業地之張、吳、馬3家之後,將承購之股份再分為7小股,每股5百兩為單位,張方大出資1千兩得2股,馬詔文出資2千兩得4股,吳洛出資5百兩得1股,共同以張吳文為墾號從事開墾。

 乾隆17年,胡氏兄弟將典貸給隆恩之1.5股取回,以價銀1,550兩分售給張方大1股,吳洛0.5股。張吳文墾號遂將原本之7股改為5股,由張家、馬家各持2股,吳家持1股。同時,張吳文又以4百兩向胡氏兄弟承購公館、竹圍、曠地、菜園、埔園,新建粟倉以供公儲公住之用。

 乾隆19年,胡詔死後,其子胡思睿不堪當初開圳費用本利累增,遂將僅剩之股份,以價銀3千5百兩典給張吳文墾號,由張、馬、吳3家各依股份合資承購,並於乾隆20年及21年,分別支付賣渡找絕金給胡家,以及先前將海山莊股份賣渡給胡詔的業主鄧家,以斷絕胡家與鄧家在海山莊之一切權利。此後,海山莊之開墾權悉歸張吳文所擁有,胡詔一家則不再參與。

 乾隆22年,張吳文墾號亦告解散,由馬家分得之第1、2股,以價銀4,063兩賣渡給隆恩;張家分得第3股及第5股,分別以張必榮、張方大為墾號,從事開墾;吳家分得第4股,以吳際盛為墾號,由洪篤使為管事,張沛世為幫辦,從事開墾。其後,海山莊之開發以張必榮最為迅速。乾隆末年,不僅海山莊之開墾盡為張必榮掌控,其開墾經營之地區,並拓展至海山、興直、桃澗各保。

 海山莊之開發過程中,張必榮在乾隆年間曾出資開闢永安陂與福安陂,灌溉之地為今之樹林與鶯歌境內,據《淡水廳志》卷3建制‧水利所載:

 

永安陂(又名張厝圳)……圳長三十里,乾隆三十一年,業主張必榮捨地,張
沛世出資合置,相傳為沛世陂。其水自二甲九福安陂同引擺接溪源流不敷,復
移三塊厝下傍擺接溪漈欄築大陂,遇溝製梘,灌溉海山莊及擺接堡之西盛、
仔林、興直堡之新莊頭、二三重埔等田六百餘甲。……
福安陂……圳長八里許,業戶張必榮、吳際盛合佃所置。其水自二甲九分擺接
至樹頭陂引入……。[1]

 

 張必榮家族在乾隆年間開墾海山莊時,出資開闢永安陂、福安陂兩條水圳,其中永安陂在樹林鎮境內,福安陂則在今鶯歌鎮境內,兩條水圳之開鑿關係兩地發展甚巨。福安陂後因大水沖壞,由林弼益等人移至海山之麓中坑口,糾資築壩,並添設陡門,外通連陂水,內分圳道為三,仍由二甲九溪源分流,上至樹林鎮之石頭溪,下至樹林鎮之三角埔,灌溉田地300餘甲。

 此外,尚有隆恩陂,自本鎮境內之二甲九分擺接溪源,流至南靖厝築陂引入,灌溉隆恩埔田地350餘甲,即今三峽鎮西北端與鶯歌接壤處。鶯歌鎮境內之拓墾活動,歷經乾隆以來胡、張、馬、吳等人之開發,闢地日廣,人口日增,聚落漸多。

 同光以降,本鎮境內已經形成鶯歌石、坎腳、南靖莊、牛灶坑、阿南坑、阿四坑、茶山、尖山、尖山埔、二甲九、橋仔頭、大湖、三界公坑、中坑、章普坑、大竹圍、圳仔頭各聚落。日治時期,本鎮境內大抵已形成鶯歌石庄(鶯歌石、南靖莊、牛灶坑合併為一庄)、阿南坑庄(阿南坑、阿四坑、茶山合併為一庄)、尖山庄(尖山、尖山埔合併唯一庄)、二甲九庄、橋子頭庄、大湖庄(大湖、三界公坑、中坑、章普坑、大竹圍、圳仔頭,與鶯歌石之坎腳合併為一庄)等聚落。

 
貳、祖籍來源

 本鎮之發展,自清代以來即與鄰近之海山莊有密切的關連,尤其是樹林鎮與鶯歌鎮一同開發,日治時期曾與鶯歌鎮合併為同一行政區。就早期移民的祖籍而言,大抵包括福建泉州人與漳州人,以及部分之廣東嘉應州人。

 本鎮境內及鄰近之樹林一帶,早期移民多屬福建之晉江、南安、惠安3縣百姓,以及部分安溪縣人,如許丁即為泉籍安溪人。此外尚有粵籍嘉應州之長樂、興甯、平遠、鎮平4縣人,混居於海山莊各地,如康熙年間有粵籍移民至阿南坑植茶開墾,又樹林的彭厝莊(彭福莊)開墾之初即為粵籍彭姓移民。乾隆時期,本鎮及鄰近地區展開大規模開墾活動時,最初的鄭珍、王謨、賴科、朱焜侯、鄧旋其、胡詔等人,籍貫屬於漳州或是泉州,似不清楚;但其後之主要開墾業主如張方大、吳洛、馬紹文等人,皆為泉籍晉江人,其所招徠之佃戶亦當以泉籍移民為主。大抵而言,泉籍移民之分佈,南起三峽一帶,經二甲九、南靖,至樹林之柑園、山子腳;漳籍移民則從西北桃園、龜山,往東延伸至鶯歌鎮內之阿南坑、茶山,樹林之陂內坑、猐子寮、三角埔,至東南之土城一帶。因此鶯歌、樹林一帶,向來為閩粵、漳泉混居之處。

 由於鶯歌鎮境內及其鄰近地區,閩粵、漳泉族群混處,族群分類械鬥事件迭起。最初於康熙23年移居阿南坑一帶植茶的粵籍移民,傳聞即因與閩籍移民發生衝突,從而離開阿南坑遷居他處。咸豐3年(1853)、6年、9年,海山莊先後發生數次激烈的族群械鬥事件,至咸豐11年因官府派兵介入,嚴加整肅,族群械鬥事件始漸平息。其後,泉籍移民大抵從鶯歌鎮南方的三峽鎮往東北方延伸,經鶯歌、樹林,至新莊、板橋一帶分佈,為本鎮及鄰近地區主要族群;漳籍移民則往鶯歌鎮西北方之桃園縣一帶分佈。至於粵籍移民在咸豐6年的衝突過程中,被閩籍移民驅離,遠避至中壢一帶居住。

 根據盛清沂《臺北縣志》卷六‧氏族志的調查,戰後初期鶯歌鎮現住居民之祖籍分佈情形,參見表2-2.1。

 

 

 由表2-2.1顯示,清領時期移墾本鎮境內之漢人移民,以乾隆、嘉慶、道光時期最多,佔總移民數之51.88%,至咸豐以後漢人移墾本地始漸趨減緩。在移民的籍貫分佈方面,除籍貫不詳者之外,泉籍移民計1,966戶,佔總數之65.21%,漳籍移民僅359戶,佔總數之11.91%,合併漳泉籍移民及其他福建籍移民計算,閩籍移民共佔80.4%,粵籍移民僅佔1.99%。換言之,早期粵籍移民在咸豐時期的族群衝突之後,多往其他地區遷居,直到戰後初期本鎮居民的籍貫仍以福建籍為主;而福建籍的移民之中,又以泉州籍為主。


第二節  姓氏分佈

 

 鶯歌鎮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於閩南、粵東之地,是以本地姓氏多屬漢姓;至於原住民姓氏較少,且自清代以來亦多改用漢姓。原住民姓氏,最初沿用各族慣習,以父名為姓,祖名為名,父子各有所姓,至清乾隆23年(1758)始用漢姓。[2]

 有關鶯歌鎮內漢人姓氏,本志根據盛清沂纂修《臺北縣志》卷6‧氏族志,以及陳紹馨、傅瑞德(Morton H. Fried)主持之《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調查報告,分別討論戰前與戰後鶯歌鎮內姓氏數量與分佈。其中,《臺北縣志》之〈氏族志〉,是盛清沂在戰後初期對臺北縣內現有姓氏之來源與年代所做的調查研究,該份資料雖纂修於戰後初期,但其內容係調查現住居民之祖先於清代來臺之時間及姓氏數量,可作為瞭解中央政府遷臺前本鎮姓氏分佈的依據。此外,陳紹馨、傅瑞德之研究調查,則是依據民國45年(1956)全國戶籍普查資料,可以反應民國38年中央政府遷臺之後,大量新移民所造成本鎮姓氏分佈的改變。

 

壹、中央政府遷臺前

 本鎮自清代漢人移墾以來,漢人姓氏成為主要居民姓氏組成。根據勝清沂在戰後初期調查,本鎮主要姓氏共計77姓,從各姓氏籍貫及姓氏戶量,可觀察本鎮在中央政府遷臺前姓氏分佈概況。參見表2-2.2。

 戰後初期,本鎮居民前20大姓氏包括陳、林、王、卓、許、余、廖、游、曾、黃、張、李、丘、呂、鄭、吳、蕭、謝、詹、葉,佔全鎮姓氏總戶量之79.10%,除移民來臺的時間不詳者之外,以嘉慶道光與乾隆時期最多。由於本鎮移民以泉籍為主,佔移民姓氏總戶量之65.21%,因此泉籍姓氏戶量對本鎮姓氏數量影響最大。根據調查顯示泉籍姓氏共71姓,其中前20大姓氏與本鎮前20大姓氏完全相同,佔泉籍姓氏戶量之84.79%。

 漳籍姓氏僅34姓,僅佔全鎮姓氏戶量11.91%,前20大姓氏包括呂、游、陳、鄭、簡、廖、李、丘、許、黃、賴、林、蕭、吳、王、石、張、莊、謝、劉,佔漳籍姓氏戶量之94.15%,與泉籍前20大姓氏相同者有陳、王、廖、游、黃、張、李、丘、呂、鄭、吳、蕭、謝13姓,為本鎮最大之姓氏。

 粵籍姓氏僅陳、蕭、鄭、林、丘、劉、熊、廖、黃、徐、范、胡、李、巫、古、羅、韓、鄔、楊、游、張、宋、呂、吳24姓,姓氏戶量僅佔全鎮姓氏戶量1.99%。漳泉以外之閩籍移民姓氏有陳、林、李、黃、莊、郭、謝、廖、王、江、吳、洪、劉、簡、白、余、呂、胡、孫、張、詹、鄭、羅23姓,姓氏戶量佔全鎮姓氏戶量之3.28%。

 

貳、中央政府遷臺後

 民國38年中央政府遷臺帶來大量新移民,除了提高的臺灣人口淨遷徙率之外,也帶來的許多臺灣原本沒有的姓氏。這些新移民多因公、教職務或從軍團體遷徙來臺,且來自中國各省市及邊疆地區,因此全中國的姓氏匯集一爐,促使臺灣地區的姓量有明顯的增加。

 中央政府遷臺後,鶯歌鎮居民姓氏分佈之變化,參見表2-2.3 中央政府遷臺後鶯歌鎮居民姓氏一覽表。

 說    明:表中「邱」、「丘」二姓差異,係原始資料有異。

 

 根據陳紹馨、傅瑞德調查民國45年全臺灣姓氏分佈,鶯歌鎮共計姓氏106姓,4,686戶,本省籍姓氏為90姓4,453戶,外省籍的新移民共計49姓139戶。其中全鎮前20大姓為陳、林、王、許、鄭、黃、李、張、廖、詹、呂、曾、邱、卓、余、游、蘇、簡、劉、蕭,共計3,773戶,佔總姓氏戶量之80.52%。觀察鶯歌鎮20大姓氏的變動,政府遷臺後與政府遷臺前之20大姓氏之差別在於蘇、簡、劉3姓取代原有的吳、謝、葉3姓。

 在本鎮居民姓氏的籍貫方面,全鎮106姓,4,686戶中,仍以本省籍姓氏為主,佔全鎮姓量84.91%,以及佔全鎮戶量97.03%。外省籍的新移民姓氏的姓量與戶量雖少,僅佔全鎮姓量46.23%,以及佔全鎮戶量2.97%;但值得注意的是外省籍移民帶來了袁、蔣、馬、韋、任、萬、喬、梁、戚、桂、夏、邵、武、汪、伍、尹16個新姓氏。換言之,民國38年以後遷徙來臺的外省移民姓氏,改變了鶯歌鎮長期以來姓氏數量變動緩慢的情形,為鶯歌鎮人口姓氏數量的變動帶來較多的貢獻。

 

[1] 陳培桂,《淡水廳志》,頁74。

[2] 曾迺碩總纂,黃淑清編纂,《臺北市志》,社會志氏族篇,(頁12-13。

閱讀 : 11068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