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8 三月 2016 02:12

鶯歌鎮志:【卷首 史略】第一章 地理背景

第一章  地理背景

 

    地理背景關係著該地區的發展。本鎮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兩方面條件優異,除了早期移民帶動本鎮發展之外,日治時期及戰後,在人文環境上有更明顯的進步與改善,從而提供本鎮產業發展的便利性。本章將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兩方面敘述本鎮發展之地理背景。

 

第一節 自然地理

 壹、地理環境

  一、位置與面積

鶯歌鎮位於臺北縣西隅,地處臺北盆地西南角,東南緣大漢溪,北依山子腳山塊(龜崙嶺丘陵)。本鎮總面積計21.1248平方公里,在臺北縣轄下的29個鄉、鎮、市中,居第22位。

本鎮地理中心之經緯度坐標為東經121度20分57秒,北緯24度57分19秒。鎮界極東為後村攔河堰左岸東北方、極西為與桃園縣八德市、大溪鎮之交匯處,極南為與三峽、大溪兩鎮之交匯點,極北為臺北監獄西北方之西部縱貫鐵路上。與本鎮相毗鄰之鄉鎮市計有樹林市、三峽鎮、龜山鄉、桃園市、八德市、大溪鎮等。

本鎮位於大臺北區西南位置,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坡形逐漸下降,全鎮平地不到1/3,鎮域長軸大致呈現東北-西南走向,東北半部較寬,西南半部顯著較狹。

 

貳、地形地質與水文

本鎮地形主要包含丘陵、台地、階地河埔等,全境海拔高度在4百公尺以下,平地面積僅約1/3,整體地勢大致為北高而南低,可分為4個地形區如下:

一、山子腳山塊丘陵

本區又稱為龜崙嶺丘陵,位於本鎮之北部,地勢較起伏,鎮境內之最高點海拔高度為361公尺,丘陵兩側為傾降之山谷分布。

二、林口台地區

本區在鎮境內位於中湖里西北側、大湖里東半部,以鶯歌溪和山子腳山塊丘陵區相望,所佔面積為鎮內4個地形區中最小。

三、桃園台地區

本區涵蓋鎮境範圍主要包括大湖里西半部、鳳福里、鳳鳴里、鳳祥里、永吉里、尖山里西北部和二橋里西北邊緣,與大漢溪河谷平原間相接,區內海拔最高處標高為130公尺,名為尖山。

四、大漢溪階地河埔區

本區位於本鎮東南部,範圍包括尖山、二橋兩里大部份地區、北鶯里南部、東鶯、南鶯、建國、中鶯、同慶、永昌、南靖、二甲和建德里小部份地區。海拔高度介於40-70公尺之間,為本鎮早期開發地區。

本鎮地層與地質相當複雜,山境內之地層以第三紀中新世至第四紀現代形成之沈積岩為主,尚有其他複雜之地層。而在地質構造上,主要包括山子腳背斜和新莊斷層,至於上述4大地形區分別由不同的地質構成。

至於本鎮之河川,主要有大漢溪和其支流鶯歌溪,另有南崁溪上游支流,流經本鎮西北與桃園縣桃園市交界處。

(1)大漢溪:原名「大嵙崁溪」,是淡水河的第1大支流,該河自本鎮西南方流入,向東北遇山子腳山塊丘陵阻擋後,流路轉朝東北東方向流出本鎮。
(2)鶯歌溪:為大漢溪支流之一,發源於桃園縣龜山鄉,自中湖里北界進入本鎮後即轉向南行,至鶯歌市街中心西側再轉往東流,於鶯歌車站西南方穿越鐵路匯入大漢溪(詳參卷一地理篇第一章)。
 

參、氣候、環境品質與災害

    本鎮之氣候屬溫帶濕潤型,氣候整體而言屬於溫暖,年均溫為攝氏22.4度,各月平均氣溫介於攝氏15-29度。相對濕度的年平均值約為79%,屬於濕潤環境,各月平均相對濕度介於76%-82%,相對濕度的年中變化幅度在6%以內,並不劇烈。降雨方面,年平均降雨量近2,250公釐,屬全年有雨、降雨量分配偏重於夏半年的降雨型態。

本鎮全年之中,9月份至翌年5月份盛行東北風;反之,6-8月風向則以西南風為主,整體而言各月平均風速變異不大,秋、冬兩季平均風速較高。

   本鎮之環境品質,在空氣品質方面,製陶業興起後,燃煤產生的大量煙塵,使得空氣品質劣化。民國70年代起,由於環保政策推行與陶業製造設備的改進,本鎮空氣品質已有顯著改善。在河川水質方面,由於大漢溪在本鎮屬淡水河系的中游地帶,而上游集水區內人口稠密度低,因此整體而言,本鎮大漢溪水質良好,唯鶯歌溪上游因集水區小,水量少,加上近年來工廠日多,水質有日漸惡化之趨勢。

    由於本鎮位於盆地邊陲,地勢較高,且土地利用適宜,故水患潛勢低於縣內其他鄉鎮市,40餘年來臺北盆地發生重大洪澇災害時,本鎮受災面積與災情相對都較小。但是,由於山子腳山塊丘陵區、林口台地區和桃園台地區之台地崖坡度較陡,土壤或地質較為軟弱破碎處,在歷年發生豪雨時,偶有崩塌災害發生,所幸並未形成傷亡的重大災害(詳參卷一地理篇第一章)。

 

第二節 人文地理

 

壹、聚落、住民與人口

一、聚落與住民

本鎮原為龜崙社原住民活動場域,清雍正年間龜崙嶺山路開通,漢人得以進入臺北盆地,本地之開墾始具規模。最早墾殖處在今南靖里,延伸至今二橋里之橋仔頭、二甲里之二甲九一帶形成聚落,且集中於大漢溪沿岸一帶。乾隆至咸豐年間,大量移民移入,至同治年間(1860年代),淡水廳海山堡內計17莊,其中鶯歌鎮之聚落有南靖厝、尖山、鶯歌石、大湖、二甲九等莊。

本鎮境內及鄰近樹林一帶,早期移民多屬福建之晉江、南安、惠安等3縣,以及部分安溪縣人。大抵而言,泉籍移民分佈,南起三峽經二甲九、南靖,至樹林之柑園、山子腳;漳籍移民則從西北桃園、龜山,延伸至鶯歌鎮內之阿南坑、茶山,樹林之陂內坑、猐子寮、三角埔,及至東南土城一帶。因此鶯歌、樹林一帶,向來為閩粵、漳泉混合居住地區。戰後初期,本鎮居民的籍貫仍以福建籍為主,而福建籍的移民之中,又以泉州籍為主。

日治時期,二甲九、橋仔頭、南靖厝、鶯歌石、大湖與尖山等地,為鶯歌鎮內規模較大的聚居地,其餘地區住居較為稀疏。其後,隨著交通建設與採礦、燒陶的活絡,吸引了外地移民移入,聚落的空間分布乃沿著交通線向外擴大。

由於日治時期鐵公路網絡以尖山埔地區為中心,因此該區內經濟活動興盛,而二甲九和橋仔頭地區,則因河運衰微發展速度趨緩。

    戰後,鶯歌鎮中心與尖山、二橋等地,形成最主要的聚居核心區,民國50-70年代間,本區同時也是鎮內陶瓷工廠分布最為密集之處。核心區再往西北延伸,沿鶯桃路兩側,在民國70年代後期,人口快速成長,成為重要的聚居區。

由於本鎮規劃以陶瓷生產和文化觀光休閒為日後發展主軸,鶯桃路兩側屬鳳鳴地區都市計畫範圍,發展被定位為工業型居住都市。

二、人口

 清代人口資料並不精確,因此本鎮人口變動的情形無法究實。日治時期,本鎮由於行政區化的變遷,或屬於鶯歌石區或屬於鶯歌庄,並非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大正年間街庄改正後,與今樹林市同屬鶯歌庄,因此本鎮人口仍無法精確得知。

    戰後,本鎮人口先後出現兩次不穩定變動,即民國34年(1945)日人撤遷回國,以及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民國40年以後人口變動情形始漸趨穩定。民國40年本鎮總口數為17,046人,成長至民國96年已達85,656人,半個世紀間,本鎮人口總數成長5倍以上。

本鎮從70年代開始出現人口移入的現象,但相較於全臺北縣而言,不論是戶數或人口數均不及全縣平均增長率,換言之,本鎮人口戶數增長仍屬緩和增長型。

    80年代以來,臺灣出現新的國際婚姻移民,這批新移民對臺灣的影響,除人口比例逐年升高之外,第2代新生兒也逐漸增加,這對未來臺灣人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將形成重大的衝擊。

 目前本鎮新住民共計1,819名,佔全縣2.38%,新住民人數在全縣29個鄉鎮市中,排名第13位。[1]而這批國際婚姻移民的第2代子女,在本鎮各國中小學就讀人數,97學年度下學期計有757名,其中男性學童為663名,女性學童為94名。

 在人口組成結構的性別組合上, 40年代本鎮男性較少,民國48年男性人口始超過女性,70年代以來,女性人口增長率始終高於男性。

 本鎮在年齡組合上,民國40-60年代間,14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較高,

 60年代開始,14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開始逐年減少,15~49歲人口比例則逐年增加。至80年代中期,14歲以下人口比例已低於26.5%。90年代14歲以下人口比例持續衰減,本鎮人口成為退減類型(詳參卷二住民篇第一、二章)。

 

貳、交通

一、水運

 清代,本鎮生產之物資如茶葉、陶器等,由渡船運送至三峽市集,部分再藉由大漢溪河運向外輸出。

 日治初期,本鎮交通仍以大漢溪貨運為主。明治42年(1909),西部縱貫鐵路改線工程完工後,鐵路通過本鎮,也使得三峽地區之客、貨逐漸轉由鶯歌進出。昭和年間,公路普遍開闢,水運日趨衰微,及至民國40年代,大漢溪除渡船、竹筏外,已無舟楫通行之利。

二、陸運

(一)輕便軌道

 日治初期曾敷設軍用輕便軌道,以人力推動臺車行駛,後軍用輕便軌道撤廢。日治中期,河運條件佳,汽車亦未普及,因此,私設之輕便車,便成為短程客、貨運輸的重要交通工具。日治後期,汽車逐漸取代輕便車,戰後,輕便軌道乃撤廢。

(二)道路與公路運輸

 清代康熙晚期,本鎮已有道路南北通至新竹、臺北,其後,道路陸續興築。

 日治時期,本鎮道路網絡已形成,大致以尖山埔地區為中心向外輻散,往桃園、大溪、三峽、樹林道路皆已連通。

    戰後,本鎮之道路建設陸續展開,對外之聯絡道路及鎮內之主要道路包括鶯桃路、尖山埔路、文化路、福德一街、福德一路、中正一路、中正二路、中正三路、八德路、中山路、大湖路、西湖路、中湖路、東湖路等。另外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北部第二高速公路的通車,提升了本鎮與其他地區聯繫的便利性。民國86年桃園內環線通車,民國93年第二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本鎮成為全島之中、長程公路幹線上的重要節點之一。

    公路之外,橋樑亦為重要之交通設施。戰後初期鶯歌至三峽道路拓寬,沿線有木造橋樑8座,鶯歌鎮內計4座,後均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今日本鎮最主要之橋樑為通往三峽地區的三鶯大橋,民國79年增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次年通車。

 (三)公路客運系統

民國36年,臺灣省公路局接收臺北近郊的汽車客運公司進行營運,後增闢行經本鎮之三峽─桃園線。其後本鎮公路客運系統有所增加,營運公司亦有所更換。今日,行經本鎮境內之營運公路客運線,包括大溪-鶯歌線、桃園-中湖-三峽線、三峽-尖山-桃園線、702線、917線,與833線三鶯假日文化巴士等。

此外,為提升交通便利性與服務機能,本鎮另闢長庚醫療線、恩主公醫療線、國際新城線、鳳吉理想線、二橋建德線等5條鎮民免費公車路線供民眾使用,獲得鎮民的肯定。

(四)鐵路

清領時期臺灣鐵路總局敷設的縱貫鐵路線並未經過鶯歌,明治32年臺北設置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車站站址設於今鶯歌派出所對面,為木造式站房,稱鷹哥石驛。明治42年改線工程竣工,本鎮始得利用鐵路運輸系統與外地交通。

民國55年,木造建築之鶯歌車站不堪使用,遂改建為水泥站房,民國74年增設中興一號專用側線,民國89年為配合當地陶瓷觀光和運輸業務而改建新站,並於民國92年1月24日落成啟用(詳參卷一地理篇第二章)。

 

[1]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新住民文教輔導課網站,http://www.new-inhabitants.tpc.gov.tw/_file/1391/SG/32250/D.html,2009/1/1~2009/7/10調查資料,2009.08.06。

閱讀 : 8590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