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仁手邊有張朋友寄來的古早三峽河划龍舟的照片,照片中三峽河沒有堤防、沒有圍籬,民眾在河邊簇擁著觀賞三峽河裡的賽龍舟,好不熱鬧。
4、50年前的三峽河沒有堤防,端午節期間總是吸引爆滿民眾觀賞賽龍舟
先民和三峽河的關係親密,從前輩畫家李梅樹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婦女在三峽河邊浣衣的情景,也有三峽拱橋的夕照,但這樣的光景在今日早已不復見,三峽河被視為是隨時可能引發災難的河流。
蘇迪勒颱風期間民眾拍下的清水街淹水實況
水利專家治理三峽河的方法是,堤防越蓋越高、卻讓民眾生活與三峽河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只有在颱風來臨河水暴漲時,才驚覺到三峽河的存在,是那樣的無情、可怕。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治水應該要以疏濬代替圍堵,但水利單位用堤防阻絕了民眾「親水」的機會。三峽河從八安橋開始築堤,堤高超過四米;到了祖師廟前,卻是蓋得有一搭、沒一搭,只有鐵皮虛應故事,或是像連接河岸與祖師廟前廣場的清水橋,就沒有設置臨時水門,蘇迪勒颱風來襲期間,福德坑溪、三峽河大水一來,直接進了祖師廟埕,造成中園街、清水街一帶大淹水。
水利署蓋堤防治水,在清水街卻只是在欄杆上加上鐵皮充當堤防
部分欄杆、通道什麼也沒有,成為大水越堤的所在
蘇迪勒颱風三峽河大水就是由此漫進清水街
有仁認為,除了加高堤防外,河道疏濬也是重點,為了避免三峽河再度暴漲淹水,帶給民眾生命財產損失,有仁發現三峽河氾濫成災,也立即發文要求水利局儘速安排會勘,希望透過水利單位與地方民眾的溝通,找到治水良方、避免造成更大災情。
避免三峽河再度氾濫成災,有仁也立即發文要求水利局儘速派員前往會勘找出合理的治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