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9 三月 2016 00:43

鶯歌鎮志:【卷首 史略】第六章 教育與文化

第六章  教育與文化

 教育為百年大計,主宰著當地人民素質的高低,文化藝術則是一地重要的資產,是表現地方文化特色的最佳寫照。本章擬就鶯歌教育設施及文化資產兩方面加以敘述,從而呈顯鶯歌之特色。

第一節  教育與設施

壹、教育行政與學制

  一、戰前

 臺灣教育之記載始於明末,然荷人、西班牙、明鄭之教育事業是否及於本鎮已無可考。清制,地方設書院、義學、社學、民學,共同肩負教育事業,地方上幼童受教育之民學(書房)設置最普遍,本鎮應有書房,惜無資料記載。

 日治時期,總督府之教育事務,中央或由民政局或由文教局管轄,地方教育行政則由內務部學務課管轄,下設庶務係、督學室、學務課、社會課4課統理教育相關事務。至於其學制,則隨著統治政策的轉變,每個時期因應不同需求而有不同規劃與發展,或注重初等日語教育或注重實業教育,而有不同之學制規劃。

  二、戰後

 戰後初期,臺灣教育行政採三級制,即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廳、縣教育科局等3級制度,並於各縣政府設教育科,轄教育相關之事務。教育行政組織也隨中央或地方政府組織的轉變而調整,民國57年全臺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制度時,調整幅度最大。

 本鎮11所學校教育機構之相關事務,歸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管轄。及至民國98年,臺北縣教育局的組織編制為:局長、副局長之下,依業務分為:國小教育科、中等教育科、幼兒教育科、社會教育科、特殊教育科、學生事務科、永續環境教育科、新住民文教輔導科及教育研究發展科等9科;督學室、秘書室、人事室、會計室及政風室等5室;另有4個所屬機關分別為:教育研究發展委員會、家庭教育中心、體育處及各級學校。

 在學制方面,戰後初期學制與今日有別,因應失學民眾特設補習教育學校。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後,臺灣學制大致分為學前、初等、中等、高等及特殊教育等5大類。為配合時代轉變,學制經過多次變更,民國72年教育部個別就幼兒教育、國民教育、技藝教育、學術教育、師範教育、社會教育、特殊教育等,進行學制改革。目前學制系統雖繁複但卻相當完備,足以提供任何階段學生就學之所需(詳參卷六文教篇第一章「圖6-1.3臺灣現行學制系統圖」)。

 至於在各級教育行政組織及職員編制,依循著教育部訂定的法令及規章執行辦理,各級教育相關的法令、細則,隨著時間不同,經過數度修訂。

 

貳、學校教育機構

一、學前教育

 日治時期學前教育機構計分為幼稚園、書房、保育機構3類。

 本鎮在日治時期並無幼稚園設施。一般私人所設之書房是否普遍,缺乏資料可供說明,唯一有資料記載者,即昭和初年中湖里葉光鉛宅,曾設立漢文書房,其後成為尖山公學校附設漢文書房,昭和5年(1930)改稱大湖書房,至昭和7年獨立為「尖山公學校大湖分教場」,即今中湖國小前身。本鎮雖無幼稚園,應設有短期的保育園,保育園屬於社會事業中兒童保護項下的一部分,惜無確切保育園之記載可供參考。

 戰後,民國40年代以來,全臺各地普遍設置托兒所、幼稚園,及至50年代,設置情況更普及。本鎮學前教育機構,民國64年起相繼成立,至民國98年全鎮公立幼稚園(含托兒所)計10處,分設於各社區及各級學校內附設幼稚園。其中鶯歌鎮立幼稚園計9個分所計11個班別,於民國85年4月合併成為鎮立托兒所,設聯合辦公室於林長壽圖書館大樓。目前9個分所分設於各里,提供鎮民收托兒童服務。

二、初等教育

 日治時期,本鎮僅有尖山公學校(即今鶯歌國小前身)、尖山公學校大湖分教場(即今中湖國小前身)2所初等教育機構。 

 戰後,本鎮初等教育機構除了接續日治時期2所學校,並更改名稱之外,分別於民國40、70、80年代,又陸續設立了5所學校,至98學年度為止,國民小學計7所,分別是鶯歌、中湖、二橋、鳳鳴、建國、永吉、昌福國民小學等,其中鶯歌國小校齡已超過百年,歷史最悠久,而昌福國小設立最遲,至民國88年才成立。

 至於各校之建築,堪稱本鎮陶瓷藝術的展現,各具特色。在教學上也各有特點,除了注重知識學科之外,生態及陶瓷藝術課程亦成為重要教學項目,充分展現地方特色。

三、中等教育

 戰前本鎮並無中等教育設施。戰後,因應人口成長及教育政策的落實,本鎮中等教育機構前後設立計4所,分別為:鶯歌、尖山、鳳鳴等3所國民中學,及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鶯歌國中最早成立於民國35年,歷時33後才成立第2所尖山國中,而鳳鳴國中、鶯歌高職則晚至民國86、87年才設立。鶯歌高職為全國唯一的縣立高級職業學校,是一所以陶瓷為主軸的高級職業學校,日、夜間部設有不同科別,其中陶瓷工程科為本校所獨創,也是全國唯一,可視為本鎮之代表性學校。

四、社會教育

    日治時期日人基於統治的考量,禁止集會結社,因此社會教育設施或團體甚少,1920年代以後,才有半官方性質之社團出現。由於社會教育設施不多,因而社會教育事業由當時稀少的社會教化機構來進行。

 本鎮在日治時期之社會教化機構包括:
(1)同風會;
(2)教化聯合會;
(3)簡易國語講習所;
(4)鶯歌庄圖書館。
 前3者主要是為了加強日語能力、強化皇國臣民思想、以及改良風俗而設立。而鶯歌庄圖書館雖位於今樹林市,然仍以巡迴書庫展出方式,至本鎮尖山公學校提供書籍閱讀服務,亦對本鎮發揮了社會教化的功能。

 除上述各機構之外,鶯歌庄另有部落振興會團體計18個,其性質與上述各類團體相近,除訓練民眾使成為優秀的皇民外,產業的發展亦為其重要內容。

    戰後,本鎮之社會教育資源,以陶瓷相關之資訊最為豐富。而社會教育之推展,包括鎮內學校附設之補校、各社區發展協會、文史相關團體等。本鎮重要且著名的幾個社會教育機構有:
(1)鶯歌陶瓷博物館;
(2)鶯歌鎮立圖書館;
(3)鶯歌鎮立圖書館二甲分館;
(4)社區松年大學等。
 此外還有其他短期補習教育,亦提供鎮內民眾就學。

 由於上述機構舉辦了各項活動及展覽,對民眾社會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其中尤以鶯歌陶瓷博物館之設置,透過展演及參訪,將本鎮之陶瓷文化推廣到國際上,堪為本鎮及全臺之陶瓷文化代表機構,發揮了極重要的社會教化功能(詳參卷六文教篇第一章)。

 

第二節  文化與藝術

 本鎮自來以陶瓷工藝聞名全臺,近年來更享譽國際,創造出特有的地方文化藝術。除陶藝之外,本鎮還有豐富的文化,舉凡文學、文獻、表演藝術、古蹟、歷史建築等均頗具特色,尤以每年一度的陶瓷嘉年華會,吸引國內外人士與會,同時將本鎮型塑成一個特殊之文化都市。

壹、文學文獻與藝術

  一、文學與文獻

(一)文學

 臺灣古典文學從明末沈光文來臺開始,清末文學水準達到成熟階段,清代文學作品主要是漢詩的寫作與吟詠,這個主流一直延續到日治前期,全臺各地紛紛成立詩社,每年舉辦全島大會盛況空前。

 本鎮在日治期間,出現過較著名之詩社,即明治年間黃純青創立之「詠霓詩社」,被稱為「北臺詩社之開祖」,昭和年間黃用端、陳炳添等人也創立「鶯社」,以這兩個詩社最著稱。此外,《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也曾刊登文人遊歷鶯歌的詩作,以王大俊的〈北遊吟草〉,黃萬生的「鶯歌八景」(詩作),最具代表。

    戰後的文學以小說、散文為主,出身鶯歌的著名作家有陳映真、陳芳銘。鶯歌鎮也常成為小說取材地點,如煤礦、臺車、鶯歌石、火車站、鶯歌國小後方的黑松林和軍營等地,常成為文學作品的素材。

(二)文獻

    本鎮文獻保存以古文書之契字為代表,根據《臺北縣誌》〈開闢誌〉,與《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所收錄,與本鎮相關的文獻包括:海山鶯歌古契、南靖厝古契、海山堡鶯歌石開闢古契、鶯歌石開闢古契、鶯歌石二坪古契、杜賣盡根田業契(含契尾)、杜賣盡根水田山埔契(含契尾)等等。

    本鎮在文學文獻保存工作上,以兩個團體為代表:(1)鶯歌文史工作室:創立於民國84年6月,由鶯歌國中教師所發起,主要搜集田野資料,整理文物檔案,曾編纂《鶯歌巡禮》一書,是對外介紹鶯歌的主要刊物。民國86年更成立鄉土教育委員會,培訓鶯歌導覽義工,免費為遊客服務。(2)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民國96年,由楊國龍等人組織而成立,該協會將《鶯歌社區報》,擴大發行為《三鶯社區報》,登載本鎮與鄰近地區多樣的報導,共同關懷本鎮社區環境,深獲肯定。

二、藝術

(一)美術

臺灣的近代美化教育發展始於日治時期,時鶯歌出身的美術畫家有陳炳沛,民國42年,陳組織星期日畫家會,致力於倡導業餘繪畫。對鶯歌美術的推展貢獻相當大。

戰後,鶯歌藝術家以陶藝家為主,其他還包括雕塑、水彩、油畫、版畫、水墨畫、膠彩、書法、篆刻、攝影等,鶯歌鎮同時也成為臺北縣陶藝家集中地,對鶯歌陶瓷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

(二)表演

    臺灣民間傳統戲曲,演出時間多配合酬神祭典,表演團體有伶人組成的職業戲班,也有民眾自行組織的業餘團體,包括子弟團及各式陣頭。

本鎮傳統戲曲表演,除了子弟戲外,還有高天榮的歌仔戲班「光榮園」,布袋戲團有郭文成的「小樂天」、林金助的「大西洋」等。

    在現代戲劇方面,昭和年間享譽聞名之林摶秋,曾獲《東京新聞》、《興南新聞》專文報導,稱他為臺灣人第1位正統劇作家。他曾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製作著名之戲劇,他所編導的臺語戲劇,在日人統治下表現出民族意識。戰後林摶秋成立玉峰影業公司,在鶯歌鎮中湖里蓋湖山製片廠,共拍了《阿三哥出馬》、《嘆煙花》、《錯戀》、《五月十三傷心夜》、《六個嫌疑犯》等5部電影。

本鎮在民國96年,由鶯歌國小教師王洛夫成立了鶯歌社區故事劇場,獲得社區學校與藝文人士的支持,該團體應邀參加許多活動與演出,藉著有趣的戲劇表演,傳達蘊含的文化的理念。

(三)工藝

    鶯歌陶瓷業始於清嘉慶年間吳鞍燒製的陶瓷,使尖山埔路一帶聚集成鶯歌最早的陶瓷舊街。當時生產陶器的窯場以蛇窯為主,以手拉坯、泥板壓模為製作方法,陶製品都是粗瓷或是低溫陶器。

 日治初期「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成立,由吳氏家族主導整個產業發展。產品種類仍以日用陶瓷為主。日治晚期陶瓷工廠陸續出現,最具代表者為「益成記陶器工場」,其創始人陳裴然開啟了鶯歌窯業新時代,從原本的家庭式產業邁向企業化經營,促使本鎮陶瓷品行銷轉型。

 除了傳統陶器外,昭和年間鶯歌陶瓷也受到當局工業化政策的影響,開始生產與工業有關的產品,開拓了工業陶瓷的新領域。

    戰後初期,大陸陶瓷的供應中斷,本鎮生產之器皿成為市場的搶手貨,生產規模跟著擴大。民國60-70年代,因廉價的勞力成為外國代工重鎮,創造了「白坯代工」年代,後來代工市場萎縮,促使業者研發本土設計、生產的藝術品,如林葆家、「阿萬師」的曾財萬等,都是將傳統產業自我研發後,提升品質轉型的佳例。

 今日鶯歌的陶瓷業已經發展成為集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工業陶瓷、藝術陶瓷、工作室陶瓷等於一身的陶瓷重鎮。

 

貳、歷史建築與古蹟

    本鎮匯聚了古蹟、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其中著名者包括:
(1)鶯歌石:民國95年被指定為臺北縣文化景觀;
(2)尖山堆:鄭成功軍隊屯營之傳說而得名;
(3)歷史民宅:計43處;
(4)汪洋居:民國95年被指定為臺北縣古蹟,該建築以紅磚原色為主體,立面受巴洛克風格影響,具東西合併的獨特風格;
(5)成發居:是鶯歌望族陳發舊居,民國95年被指定為臺北縣歷史建築;
(6)陶瓷老街:尖山埔路和重慶街一帶陶瓷生產集中處,民國84年縣府將之規劃成商店街,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7)文化路:以日治初期便落成之「成發居」著名,後來「汪洋居」亦建於此,是鶯歌的政經中心。

 上述歷史建築之外,另有建於日治時期的「謙記商行」,是當時林丕顯族人所經營的大豹碳礦事務所,其建築採巴洛克式風格極具特色,惜民國93年2月建築被拆除。另有歷史悠久之「百年農會穀倉」,亦於民國96年遭拆除。此外,本鎮還有土牛溝、二甲九碼頭、古窯、「共榮炭礦」、輕便鐵道等遺跡與文物,都是鶯歌歷史的最佳見證(詳參卷六文教篇第二、三章)。

閱讀 : 7274
https://www.沃華科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