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8 三月 2016 01:38

鶯歌鎮志:鎮長的話

鎮長的話

一、本鎮近程目標曁中長程願景

 自民國91年擔任鎮長以來,迄今已接近八年,為不負鄉親所託,一直兢兢業業的全力以赴,每天工作16小時,相當於一年工作730天,當遇到推動建設上的各項困難,也都不畏任何打擊,解決問題、完成鎮民賦予的使命。在此除了感謝鄉親好朋友,不離不棄的支持並肯定公所團隊推動施政的努力。

  公所團隊八年來為鶯歌鎮打拼,陸續完成廣闢下水道系統、打通19條都市計畫道路、廣闢公園、花草滿街跑、增闢停車場、整建24條登山步道、興建正義新村籃球運動廣場、老舊公有零售市場改善、鶯歌鎮立托兒所完工啟用、鶯歌溪整治、北二高尾水改善及分洪道加蓋為自行車道工程、鶯歌意象營造、清明節公墓服務、鎮民免費公車、圖書館二甲分館成立、鎮民意外保險、垃圾費隨袋徵收;另環境清潔比賽已連續4次蟬連「百萬縣民反髒污」環境清潔競賽第1名,為全縣唯一。

  這些施政成果公所團隊並不敢自滿,但希望能讓鄉親能感受到鶯歌鎮生活環境及休閒品質更提昇、交通更便捷、福利更完善;初步完成了這些成果,都要歸功於鄉親的支持及鼓勵,並感謝代表會對鎮公所推動鎮政上嚴格的監督與完全的支持。

  今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台北縣已奉核定將在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改制為「新北市」,鶯歌鎮也將同時改制為「鶯歌區」。有仁跟鄉親一樣,期待升格為直轄市後,可以獲得更多行政資源,給鶯歌帶來更快速的發展。然而,有仁也憂慮從有自主權發展自己家鄉特性的自治鎭,變為一個單純的行政區,鶯歌會不會喪失我們引以為傲的陶瓷文化呢?基於這個永續發展鶯歌特色的理念,在未來這不到的一年,有仁定位為深化現有成果,為未來開路的新使命年,有仁與公所團隊因而提出近程與中長程的努力方向:

  

  ■ 近程目標

  • 繼續推動打亮鶯歌鎮計畫
  • 強化行銷鶯歌觀光產業
  • 打造超越八里左岸的鶯歌山水步道
  ■ 中長程願景
  • 加強推動鶯歌鎮成為新北市、桃園縣的交通樞紐地區

我們將全力促成鐵路改善工程及捷運延伸至鶯歌新建工程執行進度,並進一步要求規劃與機場捷運銜接,形成環狀捷運線;讓鶯歌鎮成為新北市、桃園縣的交通樞紐地區。

  • 結合土、樹、三、鶯四鄉鎮市,建設為區域文化觀光中心

土、樹、三、鶯四鄉鎮市是跨大漢溪美麗的小鎮,結合土城桐花、樹林紅麴、三峽老街、鶯歌老街等文化觀光資源,另外未來新生地將進行「三鶯地區纜車系統計畫」、「三鶯新生地會展中心與觀光旅館總體計畫」、「大漢溪三鶯大橋至後村堰河川環境營造計畫」「三鶯藝術主題園區整體開發計畫—縣立美術館興建計畫」等指標計畫,將使我們鶯歌成為區域文化觀光中心的美麗亮點。

  • 整合土、樹、三、鶯四鄉鎮市共同資源,建設成為新北市南部新都心

 
二、鎮政說明

(一)完成鳳鳴陸橋拓寬

鳳鳴陸橋跨越縱貫鐵路,是聯絡鳳鳴地區與大湖地區重要聯絡孔道,原來僅為兩線道的狹窄橋樑,重型卡車、小客車、貨車、機車、及鳳鳴國中、小學生放學均需要使用這條狹窄的橋樑,人車爭道險象環生,時有交通事故發生。

為解決這個問題,即積極向縣政府爭取鳳鳴陸橋拓寬為四線道的經費補助,希望讓行人及機車與汽車分流,確保莘莘學子與鶯歌鎮民行的安全,經過公所團隊多方努力,協調取得鐵路局配合,終於獲得台北縣政府補助,並由鎮公所設計完成及發包,但後來為配合鐵路局工程,經協調由台北縣依本公所設計之拓寬計畫另發包施工,於98年完成鳳鳴陸橋之拓寬工程。

蘇有仁鎮長是一位信守允諾的地方行政首長,為了對地方有益及有意義的建設,一定排除萬難,實現允諾。

(二)開闢24條登山步道 增加率為全縣第一

沿著生態登山步道,一路登上山頂,整個鶯歌、三峽地區的大漢溪沖積平原就橫臥腳下,甲第連雲,田疇沃野,盡收眼底,遠方鳶山堰攔截大漢溪形成為一大片水潭,映照鳶山的倒影,景緻美麗,尤其夕陽西下時,鳶山堰晚霞更令人驚嘆為鶯歌勝景。

(三)打通十九條都市計畫道路 增加率為全縣第一

鎮公所全力打通尚未開闢的十九條都市計畫道路,列為重要的施政目標,並且努力促使這十九條都市計畫道路陸續打通,讓鎮內的都市計畫道路終於全部開闢完成,不但使全鎮的交通更加便利,提升道路旁店家商機與促進地方繁榮,也有助於帶動觀光發展。

(四)興建老街籃球場

鎮公所一直以來極力提倡全民運動,包括前年的萬人登山、去年的228卡打車、還有418世界地球日八大百年老榕淨山活動,再再都得到民眾以及其他外縣市民眾的熱情響應。因此舉行老街籃球場啟用典禮,除了展示鎮內剛落成的大型運動場(包含籃球場以及溜冰場)之外,還特別舉辦三對三鬥牛賽以及舞蹈表演活動。運動場的落成,讓民眾將來在運動的場地上能夠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舞蹈表演可讓鎮內各舞蹈社團互相觀摩,並促進社團間的交流,為整體活動增色許多,這些都是公所團隊大力提倡運動所獲得的成果。

(五)廣闢公園 增加率為全縣第一

鎮公所為提供各地區居民休閒好去處,除了積極推動綠美化工作以外,也大力增加闢設公園,已經使本鎮在過去僅具有一座三號公園,到目前已增加了尖山公園、地標公園、鳳鳴公園、西鶯公園及北鶯公園等十多處大小型公園,平日也派員進行公園的除草、樹木枝葉修剪,及環境整理等作業,讓各地區居民享有更多元化與更優質的休閒、運動空間。

(六)花草滿街跑 全國首創

「花草滿街跑」是蘇鎮長就任以來的重要施政之一,實施近七年來, 已使鎮內街道旁具有大小型花圃約五、六百處,綠美化面積共有數十公頃,並持續作好花圃維護工作,已大幅提升市容美觀,不但使本鎮成為全縣道路景觀及環境綠美化比賽的常勝軍,也不斷的有外地鄉鎮縣市機關團體前來參觀、取經,這是全體鎮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七)鶯歌意象營造 全國首創

鶯歌是著名的陶瓷城鎮,鎮公所為了將鶯歌營造成為實至名歸的陶瓷之都,努力促成鎮內重點地區,以本鎮生產的瓷磚,與大漢溪特產的卵石,拼貼出具有鶯歌意象的大幅圖騰,並且鎮內的橋樑及公共設施外觀,也多半以瓷磚代替傳統的油漆粉刷,因為瓷磚具有耐久、耐髒、堅固及容易清洗的特性,可讓公共設施不易顯出老舊,而且容易清洗,既可減少養護經費和人力支出,更可展現出鶯歌的陶瓷特色,可謂一舉數得。

(八)廣闢下水道系統 增加率為全縣第一

 這幾年來每次颱風侵台時,無論下了多大的雨,鎮內均未發生水災,這是因為公所團隊全力規畫陸續闢妥行政路、尖山路、中山路、中正一路、國中街、永和街、鳳吉一街、永明街、國華路、光明街、育英街、育智街、信義街、建國路及德昌二街等地多處下水道系統,並已有效發揮疏濬及排水功能所致,才能讓鎮民免除水患之苦。

(九)增闢停車場 增加率為全縣第一

鎮公所為了便利鎮民及觀光遊客停車,積極促成先後闢設老街停車場、育英停車場、站前停車場、南二停車場,以及正義停車場等五處公有停車場,不但紓解陶瓷老街等地周邊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有助於促進觀光發展,這五處停車場的每年總收入也達一千多萬元,可增加鎮庫財源。

(十)公墓服務

「吃果子,拜樹頭」,公所團隊本著慎終追遠與為民服務觀念,於每年清明節期間,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對每處公墓進行綠美化、鋪設柏油、修繕,從過年後就開始於各公墓除草、清洗墓碑等,清明節當天動員本所全體員工,到各個公墓地點服務鎮民,並準備了掃墓用品供民眾使用,也提供免費掃墓專車讓掃墓民眾搭乘;此項服務,深獲鎮民肯定。

(十一)舉辦萬人淨山活動 創下參加人數最多的紀錄

鶯歌以陶瓷觀光立鎮,每逢假日觀光客絡繹不絕,但絕大部分鶯歌人及觀光客,卻渾然不知原來環立週邊的群山內,有著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榕樹,『山不在高,有「榕」則靈』,公所為將這珍貴自然山林介紹給所有民眾並拓展鶯歌除陶瓷外的重要觀光資產,鼓勵民眾走入自然,紓解身心,並響應2009年世界地球日,特結合台北縣政府舉行八大百年老榕樹巡禮及淨山活動,民眾共襄盛舉,一睹百年老榕神秘風采。

(十二)打造台北縣首座托教示範托兒所

鎮公所基於鎮立托兒所與台北縣其他鄉鎮市一樣,都是設在社區活動中心,造成在教保環境規劃上,難以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求,而且各收托場地也難以完全符合兒童及少年托育機構設置標準,因而督促公所團隊積極規劃、籌建可以當作台北縣公立托兒所楷模的鎮立托兒所,並使成為全縣首座「集中管理、集中教學資源」的示範托兒所,提供鶯歌子弟高品質的幼兒教育學習環境。雖然此工程因建築物位置使用分區,為山坡地保育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依規定須做水土保持計畫,導致雜併建照逾期而停工,建照難以取得,但公所排除萬難積極辦理相關作業,鎮立托兒所已於今年一月啟用,二月開始招生,造福鶯歌未來主人翁貢獻良多。

(十三)環保及公共造產競賽屢獲佳績

鎮公所十分重視全鎮的環境整潔,清潔隊也一直致力於維護環境整潔等環保工作,過去已經常榮獲相關比賽名列前茅佳績,截至目前已獲得全縣「百萬縣民反髒汙」環境清潔競賽四次第一名,以及全縣資源回收比賽第二名;另外,去年七月中,公所也在內政部舉辦的公共造產工作競賽,因接受評比的老街停車場營運績效頗佳,因而榮獲全國第二名。其中清潔隊為因應去年十月的「百萬縣民反髒汙」環境清潔競賽,隊長蔡銘添依鎮長指示全力爭取佳績,積極率分隊長黃源明與各班班長,合力帶領全體隊員加強主要道路的清潔, 以及環境整理工作,大家並犧牲評比前的周六及周日假日,與評比當天早上提早到六點就上班,辛勤地作最後衝刺,終於蟬聯四連霸,獲頒五百萬獎金。

(十四)改善老舊零售市場暨週邊環境   解決鶯歌多年來的老問題

鎮公所為因應鎮內公有零售市場無法提供良好購物品質,衍生市場周邊道路長期被流動攤販佔據,進而影響交通順暢與鎮容的問題,決心早日解決,於九十七年度編列預算進行市場結構補強工程與市場外觀更新。另於九十八年度編列預算進行市場用電安全、給排水整潔及入口意象美化,預於九十八年底完工,屆時又能為鎮民帶來嶄新的公有零售市場。而市場地上二、三樓整修工程,需籌措工程經費近四千萬,公所團隊全力以赴,努力向縣長及經濟部力爭該工程之補助經費。

(十五)鎮民免費公車

為使鎮民享有更加便利的交通,鎮公所積極籌措經費開辦鎮民免費公車,以公所及火車站為中心,陸續開闢五條行駛路線以服務鎮民,包括鳳吉理想線、國際新城線、二橋建德線、恩主公醫療線、長庚醫療線等,已吸引愈來愈多的鎮民搭乘。另外,鎮公所也為了維持鎮民免費公車服務品質,督促陶瓷觀光課做好各項稽查作業,除派員稽查外,也隨時接受鎮民投訴,遇有違反營運管理規定者,立即罰款,促使維持良好的服務品質。

(十六)鎮民意外保險

為了替鎮民謀福利,鎮公所積極籌措經費辦理鎮民意外保險,讓設籍鶯歌鎮滿6個月以上或出生15天以上其父母設籍本鎮6個月以上的鶯歌鎮民享有萬一因意外身故,可獲得12萬元保險金,若因意外導致殘廢,也可依規定請領最高至12萬元之理賠,雪中送炭的作法,為鎮民所感念。

(十七)鶯歌溪整治工程 解決長年市區淹水問題

鶯歌溪在過去,不但會因洪水氾濫成災,也因河床多佈滿垃圾、兩岸髒亂不堪,嚴重影響觀瞻,令鎮民詬病。鎮長就任後,為解決此問題,積極促成公所籌措一億兩千萬元經費,進行鶯歌溪排水改善工程,與整治老舊堤防及美化兩岸,不但已根治水患問題,也已讓鶯歌溪呈現應該有的溪流之美。

(十八)北二高尾水改善及分洪道加蓋為自行車步道工程  媲美八里左岸的水岸美景運動公園

鎮公所為解決以往北二高的排水,直接排入板新給水廠鳶山堰,進而影響該廠供水品質的問題,積極促成北二高鶯歌系統交流道尾水聯外分洪排水路改善工程,八年來爭取的各項建設經費當中,獲得補助經費最多者,並已完成分洪道加蓋、設置長約一公里半的自行車步道,也將再接再厲,促使成為媲美淡水漁人碼頭及八里左岸的水岸美景運動公園。

(十九)圖書館二甲分館成立

鎮公所基於二甲、二橋等地距離鎮立圖書館較遠,為便利居民使用圖書館,因而先促成於二甲里活動中心設立閱覽室,並且採購各項圖書和設備,於九十五年五月正式啟用,並為了便利更多上班族、學生使用,促成去年一月起,調整服務時間到晚上九點,讓家長可在下班後帶著放學的小孩前往使用,已提升使用率,並因使用人次逐漸增加,與各項服務完整齊全,因此去年初升格為二甲分館,藏書超過一萬冊,可嘉惠二甲、二橋等地居民,此項措施最為當地居民所稱道。


三、鶯歌發展的關鍵「鎮政十大里程碑」

鶯歌鎮的發展,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的,沒有前人的付出與努力,那來今日的成就與輝煌,我們要擁有向前看的宏觀視野,也不能忘記腳下的根基,不是要緬懷過往,而是這些辛勤刻劃的痕跡,正是引領鶯歌繼續向前的動力。

鎮長蘇有仁在民國七十五年至民國九十年擔任四屆縣議員期間,亟力向台北縣政府爭取預算補助,總計爭取到新台幣約70億元,完成鶯歌鎮許多民生基礎建設,其中最為重要的茲列舉「鎮政十大里程碑」。

一)催生鶯歌陶瓷博物館→拓展陶瓷文化的大視野

 世界上重要的城市,皆有其專屬的博物館,鶯歌-台灣的景德鎮,豈能在這重要的殿堂缺席!陶瓷博物館興建案於民國七十九年通過,期間歷經經費短缺、土地取得困難、變更設計等重重阻礙,耗時十多年,終於在民國89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

陶瓷博物館的成立,藉助許多人的努力,其中,時任台北縣議員的蘇有仁及鶯歌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對於家鄉的文化資產保存,不僅早在民國七十五年便提案催生陶瓷博物館,更力促陶博館建置地點從原訂的板橋遷至更具在地精神的鶯歌,從提案、協商、尋找建地到正式興建,步步都親力親為,企圖為悠久的陶瓷文化留下些許痕跡,不只為了陶瓷,更為了他熱愛的家鄉-鶯歌。

鶯歌陶瓷博物館,極富未來感的設計外觀,加以蘊含豐富的陶瓷文化發展歷程,兼具文化、觀光、休閒等多用途功能,不僅成為鶯歌地標之一,更是國內外遊客必訪之地。

(二)爭取陶藝之森 豐富陶藝文化的體驗

堪稱具有國際級水準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已營運多年,但鎮公所並不以此為滿足,不僅要保存陶瓷文化,還要吸引更多人來認識陶瓷、認識鶯歌。

單一據點的陶瓷博物館,如何留住遊客的腳步?公所將腦筋動到陶博館後方占地約十公頃的河川地上,期規劃為陶瓷動態展示場,建設陶瓷戶外自然體驗區,結合「陶博館」、「陶瓷公園」、「陶瓷老街」形成完整的陶瓷文化園區,在其積極奔走下,國有財產局終於同意撥用該筆土地,打造陶藝之森-陶瓷公園。

除親子公園、停車場外,更加入古窯及各種燒窯設備展示,甚至童玩陶瓷試作等動態元素,不僅與陶瓷博物館相呼應,將民眾的參觀動線拉長,更藉此活潑的公園氛圍吸引大小朋友的駐足,遊客多停留一分鐘,對於陶瓷的發揚及鶯歌觀光經濟的發展,皆能帶來正面的效益。

對於鶯歌當地居民而言,陶藝之森為鎮內最大的公園綠地,不僅提供居民休閒及親子互動的良好去處,更能結合地方特色、展現鶯歌風情。

(三)爭取設立鶯歌高職 陶瓷技藝的搖籃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更是一個地區人們態度與信仰的縮影,藉著傳承不斷延續並展現其獨特的生命力。

鶯歌地區向來以陶瓷文化藝術聞名,但陶瓷技術卻仍固守傳統製程,手藝世代相傳,雖有名氣,但缺乏管銷技術及有系統的技藝教育,技術層面難以提升,人才方面更是不足,為免遭全球化浪潮淹沒,且考量技藝的創新來自學習,向來重視教育的蘇有仁議員,便極力促成於鶯歌地區設立陶瓷技藝專門學校,深知惟有透過教育,方能使此項技藝植基於紮實的基礎上,透過系統性教學,提升產業水準及培育人才,並建立完整的產銷、管理體系,幫助鶯歌陶瓷更具未來性,更期透過後輩新生的創意發想,賦予陶瓷藝術新生命。

在蘇議員及各方奔走下,台北縣政府於民國八十三年七月成立鶯歌高級職校籌設委員會及諮詢委員會,進行校園整體規劃,首創全國第一所縣立高級職校,不僅為全國培植優秀的陶藝技術人才,也帶領鶯歌跨越世紀共創未來。

鶯歌高職以「科技」與「藝術」為主軸,拓展學生學習領域,加強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進而培養學生恢宏視野與寬闊思考力,成為兼具「人文」與「科技」之健全國民。

(四)陶瓷老街-陶瓷經濟與生活

鶯歌陶瓷,從來就不只是高高擺在象牙塔上的藝術品,長久以來牽動著鶯歌的經濟發展,是一種最貼近民眾的生活方式。陶瓷老街位於文化路及尖山埔路一帶,為鶯歌陶業最早的聚集地,早期窯廠林立,陶瓷工藝到目前已有200年的歷史。

鶯歌陶瓷老街於民國89年進行重新規劃,入口有一座仿文化路成發居的閩南式紅磚建築,還有一隻鐵製的藝術鶯歌鳥;在蘇有仁議員及地方各界的爭取下,尖山埔路截彎取直並鋪上岩石開闢成行人徒步區,將老街規劃成更具地方特色的觀光、遊憩空間;道路旁原本老舊的陶瓷廠房也重新整修,改裝成營業用的商店,鶯歌陶瓷老街共有一百多家陶瓷商店,宛如一座生活陶瓷博物館,各具特色的精緻藝術中心、大宗餐具專賣店、經營好幾代的老鶯歌陶瓷世家、工廠直營商店等,另有多處陶藝工作坊,隨處皆可與藝術對話。

老街的觀光化,不僅成就鶯歌陶瓷的重生,更帶動鶯歌相關產業的發展,餐飲業、零售業、手工藝品甚或旅宿業等,都蒙受其利,每逢假日,老街便充斥著咖啡香和笑鬧聲,在遊客的熙來攘往間,陶瓷經濟觸角向外延伸,陶瓷生活傳遞無遠弗屆。

(五)興建鶯歌外環道路

鶯歌是台灣遠近馳名的陶瓷觀光勝地,為了充分發展鶯歌的觀光產業及帶動當地的繁榮,交通,是一大關鍵。

北二高的通車對於三峽、鶯歌地區往返土城、板橋等地更為方便,可惜未同時設置聯絡道路,加以鶯歌鎮上各街道均甚狹窄,造成市區的交通流量大增,尤其是三鶯大橋至文化路與國慶街口之間的路段,常發生人車擁擠情形嚴重影響交通,尤其是尖峰時段更是動彈不得,鶯歌鎮面臨嚴重的交通窘況,極需設法開闢外環道路以紓解市區交通瓶頸。

蘇有仁議員竭力要求台北縣政府向中央爭取加速興建三鶯地區的環河快速道路,並採取道路與堤防共構方式施工,盡量減少徵收民地,交通部乃研議規劃在大漢溪左岸興建一條環河快速道路,以銜接新莊、樹林、鶯歌等地,但蘇議員及地方各界認為光是興建大漢溪左岸環河快速道路系統效果有限,應同時在大漢溪兩岸一併興建環河快速道路系統,並透過現有的三鶯大橋加以銜接,再連接北二高,期能構成環狀網道路以徹底改善鶯歌、三峽、樹林、土城等地的聯外交通,並充分發揮其輸運的功能,以擴展鶯歌地區之發展,使鶯歌成為台灣其他鄉鎮倣效的對象。

(六)新闢六十甲新生地 鶯歌的新生希望

三鶯大橋大漢溪畔河川地,長久以來未妥善加以規劃,遭人傾倒廢土、垃圾,甚至興建違章工廠,不僅影響都市景觀,此處為板新水廠的重要集水區,廢棄物嚴重污染水源區,影響臺北縣二分之一人口的飲用水安全。

蘇有仁議員在總質詢時提出此重大議題,並獲得縣長重視,立刻答應撥款二億元整治河川高灘地。在蘇議員及各界大力推動下,大漢溪靠近鶯歌地區的堤防施作完成,免除了當地的淹水困擾,而後在民國93年,縣長蘇貞昌為了興建署立雙和醫院土方移除問題傷透腦筋時,適時向縣長建議將土方全數運至三鶯橋下游新生地填土,不只幫助雙和地區民眾完成擁有大型教學醫院的心願,也為鶯歌鎮創造出六十甲的河川新生地(即今日鶯歌區館前路旁的「三鶯新生地」)。

利用此一新生土地,替鶯歌當地增加大面積的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可大幅提升三鶯地區民眾的生活品質,或可運用此一空間,打造大型展覽會場或巨蛋棒球場等,使用上有相當大的彈性,投資效益驚人,目前縣政府將在新生地將進行「三鶯地區纜車系統計畫」、「三鶯新生地會展中心與觀光旅館總體計畫」、「大漢溪三鶯大橋至後村堰河川環境營造計畫」「三鶯藝術主題園區整體開發計畫-縣立美術館興建計畫」等指標計畫更為鶯歌的長期發展注入新希望。

(七)爭取興建鶯歌鎮公所新行政大樓

鶯歌鎮原辦公廳舍(位於鶯歌鎮文化路215號)興建完成於56年3月,因建築老舊狹小已無法負荷繁重之業務量,導致民眾洽公極為不便,蘇有仁議員及地方各界便亟思規劃一棟整體美觀之綜合行政大樓,將與民眾息息相關之單位(鎮公所、鎮民代表會、戶政事務所及里鄰活動中心)集一處,以免民眾洽公往返奔波之苦。

原計劃興建用地「機三」面積千餘坪,因都市計畫委員會不同意以區段徵收取得用地,辦理徵收則需款新台幣四億之鉅,現址「機一」土地面積七百餘坪,需款新台幣八千五百萬元,報請上級裁奪後指示以「機一」為宜,後經鎮民代表會決議選擇「機一」並向省建設基金貸款四千四百萬元,鶯歌鎮自籌四千一百萬元,於民國85年底完成土地徵收作業。

行政大樓總工程費計新台幣一億七千萬元,在蘇有仁議員的積極奔走下,從台灣省政府及台北縣政府爭取到一億兩千萬元的補助,自民國86年開工興建,經歷重重困難,終於興建完成此美侖美奐之地上六樓及地下二樓之綜合行政大樓。

(八)改善鶯桃路永昌鐵橋下排水工程、鳳鳴地區雨水下水道工程及永和二街箱涵延長工程

下水道工程是最不易被民眾讚賞,但卻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從下水道工程便能看出一個地區的建設成功與否,藏在道路底下的,往往是整個城市發展的根基。

永昌鐵橋下剛好是一個坡段的最低處,每逢大雨必定淹水,附近住戶只能無奈的努力將門口加高,但淹水的惡夢仍揮之不去,後經查發現,是整體下水道排水系統規劃不良導致,所幸公所團隊堅持既然找到問題,就應該從根源加以解決,其爭取了九百六十一萬經費,終於徹底解決鐵橋下地區長期以來的困擾。

大鳳鳴地區擁有上萬的住戶,人口相當密集,人愈多的地方,排水設施就越顯重要,以往鳳鳴地區,常有雨後積水的情況,往往造成居民的不便,同樣在蘇有仁議員的努力下,重新整建鳳鳴地區雨水下水道排水系統,這才使的雨後處處是水塘的情形得以改善。

箱涵設置在排水溝內,外觀上看不見,卻是調節水流重要角色,箱涵設置的長度不足,不僅達不到順利排水的效果,更可能因為無法調節排水量,反而造成排水不及而淹水,但在蘇有仁議員及各界努力下爭取近三千萬的經費,投入排水改善工程,終於徹底解決該地區多年來遇水即淹的惡夢。

(九)開闢三號公園擋土牆工程設施

回顧民國八十八年時,三號公園是鶯歌鎮內難得的綠地,為了打造民眾休憩場所,而鶯歌陶瓷老街地勢較高坡度較大與三號公園地勢較低處,形成很大的峭壁懸崖,若要在地勢較低處規劃成公園勢必要先規劃擋土牆,以免當豪雨來時土石流下滑影響民眾的安全,於是積極完成了三號公園的腹地,使其得以成為一完善的休閒空間,公所更發揮巧思在擋土牆邊坡以鶯歌著名的陶瓷拼貼出鶯歌意象,不僅美化鎮容,更將鶯歌精神展現無遺。

鎮公所為了提供各地區民眾休閒好去處,除了積極推動綠美化工作外,更率公所團隊大力增加闢設公園,至目前為止己增設了尖山公園、地標公園、鳳鳴公園、西鶯公園及北鶯公園等十多處大小型公園,平日也派員進行公園的除草、樹木枝葉修剪,及環境等作業,讓各地區居民享有更多元化與更優質的休閒、運動空間。

(十)興建鶯歌碧龍巷擋土牆工程、碧龍巷道兩側綠美化工程、碧龍宮平面停車場工程及登山階梯步道改善工程

碧龍宮,全台唯一的龜公廟,為鶯歌重要的信仰中心,亦為鶯歌著名景點之一。在綠地漸失的今日,群山環繞森林蓊鬱的環境,是所有城鎮夢寐以求的,鶯歌,何其幸運,擁有一大片未受破壞的山林寶地,而隱居林間的碧龍宮因位於山丘上,階梯極多,平時即為鶯歌人晨運的優先選擇,站在欄杆邊遠眺著,大漢溪的蜿蜒與尖山的風景盡收眼底,也是欣賞鶯歌全貌的絕佳地點。洞視鶯歌有此優勢,加上本身對於自然山林的熱愛,蘇有仁議員努力爭取近兩千萬經費,改善碧龍宮週邊登山階梯步道,並配合山林景色,以最貼近自然的方式進行綠美化工程,考量碧龍宮假日遊客眾多,特開闢平面停車場,讓非步行的民眾,也能輕鬆飽覽鶯歌美景。不僅使鶯歌地區民眾有休閒生活的良好去處,也讓其他地區民眾能從陶瓷之外認識不一樣的鶯歌。

閱讀 : 7713
https://www.沃華科技.com